網站首頁 服飾 髮型 美容護膚 問題面板 減肥美體 母嬰教育 熱愛生活
當前位置:少女範 > 教育 > 兒童讀物

語文教育隨筆

欄目: 兒童讀物 / 釋出於: / 人氣:2.87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育隨筆

語文教育隨筆1

根據對外地成熟經驗的學習及各個人在教學工作中所得,我認為自國小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必須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始終。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顯得更為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啟發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或就文發揮個小故事,做個小遊戲,來個小表演,這些都不亞於播灑會使疲乏的學生又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狀態。

二是要引導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文,去學知。由於學生知識少而有限。能夠真正理解一篇課文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理解課文的內涵尤為困難。如此這樣,就需要教者巧妙設計問題,逐步由淺入深對課文進行探究。

三是要講究課堂上的評價技巧。不論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後,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讚揚與肯定。因此,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還要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於發展學生自身的閃光點,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如當學生的回答遠離標準完全不對,或根本無價值時,就可以從他發言的聲音、說話的口齒、站立的姿勢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勵。如有一次在討論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時,平時一個從不敢發言的同學舉起了手,他們回答引起了鬨堂大笑,但這個同學還是堅持把話說完,就從這一點上表揚了他,使他樹立了信心,逐漸由取舉於發言道有問必答,而且回答問題的效果越來越好。對於基礎差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常常處於不參與或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他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們能問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評價時就要鼓勵其積極參與。對學生的評價要因人而異。如有些同學性子急、愛衝動,他們往往沒經過深思熟慮就說就問。這時評價就重在幫

助其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習慣。另外,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兒童長期處於滿足狀態,會失去進取和探索欲。引有幾基礎好同學把課文中散步的男人因為受兒童救魚的影響也跟著救魚為內容來讀寫,這時我又問:“男人可以受到教育,那麼別的遊人會不會受到他們倆人的影響呢?”這幾個學生恍然大悟,進而又讀寫下去,更多的遊人不斷參與救魚的活動,最後所有的魚都得救了。

語文教育隨筆2

時光一如白駒過隙,轉眼本學期已經過了大半,期間有苦惱,有激動,有欣慰,有快樂,有心疼。每個孩子都是降臨凡間獨一無二的安琪兒,他們身上都有著別具一格的特點。

最享受的時光莫過於週末,看著孩子們日益逐漸自信的笑容,純真善良的模樣,心中總會湧起一股暖流。有一個寶貝兒跟著我學作文有兩個學期了,從最初上課從不舉手,點他回答問題時也是有些驚慌失措到現在上課已不再需要我去點他自己就可以積極主動舉手參與課堂,做任何事都非常的積極。看到他的進步,我想他已經開出了自信之花,自信是學習的強大助力,相信堅持不懈的他也定能獲得滿意的答卷。

有一個寶貝兒對作文興趣還是很濃厚的,但總是對自己不夠自信,他覺著自己還不夠出色,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顧慮很多,以至於他總認為自己做得不好。如果連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那旁人再多的引導也無濟於事。

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常會將他拉到我的身邊促膝長談,我想聽聽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聽聽他說說自己的感受。以此對症下藥。弄清緣由後,才明白原因很簡單,就是平時所給予的鼓勵和肯定的言辭太少了,無法讓孩子對自己充滿動力與激情,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與寶貝兒的家長溝通之後,達成一致想法,讓自信在寶貝兒身上綻放奪目的光芒。

現如今有很多寶貝兒已經在他們身上看不到自信之花,究其原因是因為身為大人的我們缺乏一種善於去發現他們閃光點的眼睛,如果他們感受不到鼓勵及肯定的'話語,他們對自己的進步也就會視而不見,至此覺得自己怎麼也學不好,從而放棄。

無論何時何地,當我們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請告訴他,讓他對自己感到驕傲,對自己充滿無限的激情與活力。

所以,身為綠葉的我們,努力讓花朵綻放自信的光彩吧!

語文教育隨筆3

教育問題,是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問題。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以及兩千多年後的陶行知,他所推行的,都是平民教育。

在經濟全面發展的今天,我們提出共同進步的不僅僅是農村和城市的生活消費水平,更多的是應該從小抓起的教育。在魏書生老師的專題報告中,他講了許多有關學校教育在新形勢下的發展,以及過去乃至現在當教師的親身實踐。直至結束,我的默默告訴自己:“要用心守護孩子的世界”。

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發展形勢,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所需要做的,很重要的一點,是端正自己的心態,辛勤地耕耘,守護那寧靜的心靈。

張全民老師在講豐富教師精神世界的路徑時,從閱讀、欣賞、行走、寫作四個角度,用深厚的'理論修養和契合教師實際的生動的事例,講述了教師豐富自己的精神方法,令人感慨良多。選擇了這個職業,應該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事,珍惜每一個人,關愛每個人,把平凡的工作當作大事業來做,不鑽牛角尖,和學生一起,與學生打成一片,就會從內心感到無比快樂,就無所謂吃虧、划算了。

孩子的世界,就是我的世界。從孩子的成長中,我們可以進一步成長,每一個階段都帶來不同的人生體驗,不僅僅是付出得到的內心滿足,孩子的成長總會是純淨、喜悅的。

講臺就是展現我們才華的舞臺,“教書育人”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和職責。讓自己活的有價值,就這樣善待自己,使自己的心靈寧靜,守護孩子的成長,呵護孩子的性情,豈不樂哉?

語文教育隨筆4

在這次“重讀語文新課標”活動中,我們是這樣做的:

一.自學交流

開學初在組內佈置任務,每一位老師重讀新課標,找出我們教學與新課標的差距,在教學中貫徹新課標精神出現的問題。在年級組內交流,在選出代表在大組交流。

通過自學,交流,我們發現如果不留心觀察周圍事物,不會積累習作素材,學生的習作能力不強,作文內容就會千篇一律,無個性等。而這些都是課標對本期語文會考段提出的目標,所以,我們語文組的以研究習作為主。

二.將子問題研究與校內賽課相結合。

1.原來校內賽課是35歲以下的老師參與,隨著我校教師隊伍的日漸壯大,從上期開始,賽課分為兩個階段:現在年級組內上,再選代表在校內賽。要求上課之前認真閱讀新課標,先說課(說課標,說教材,說教法),在上課,可後全組教師評課。

2.問題研究是這樣實施的:以年級為單位,根據新課標對各年級段的具體要求提出問題。在一學期的教學中以這個問題貫穿始終,期末進行總結。在研究過程中,既有老師的`成果,也有學生的研究成果,還有老師的反思。根據新課標對各年級組的要求及我們在重讀新課標中的活動中發現的問題。我們低年級組的研究識字教學為重點。

本期,在重讀新課標活動中發現了教學中的問題,我們將這兩次活動結合起來。每個年級組選出代表展示了不光是一節課,更多的是展示了年級組對子問題的研究。如:三年級帥玉梅《照片的故事》習作指導課,四年級代敏老師在區上上的一節習作評改課《橋》,在組內試講時,全組老師都參加了。

課前,他們年級組內老師先談了他們組老師對新課標的理解,對教材的理解及怎樣設計教法的,在由執教老師上課。聽課老師一樣、有任務,課前就進行了任務分工,部分老師也聽課邊負責觀察學生活動:包括課堂發言,小組活動,學生情緒態度變化,研究學生在課堂中是否提高了習作問素養。部分老師邊聽課邊負責觀察教師的課堂表現,對學生評價是否恰當,有無激勵性,教學方式是否多樣化,適合學生嗎。課後分年級緊緊圍繞“研究課堂教學是否符合新課標精神,是否體現新課標準下作文指導及評改原則,有無創新的思路以及做法”,開拓討論,交流,本年級參與研究的老師也做出解釋,展現了整個年級組的研究,而並不是上課老師一人的事。在這次活動中,還邀請了廖惠渝老師對兩節課做精彩點評,為老師們做結題講座,讓老師們更深入的領會新課標的精神。

本期 一年級的家長開放課是這樣進行的:

低段識字教學為重點。在教學中不光教會學生識字,研究的重點剛在瞭如何激發識字的興趣上以及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上。

中高段以作文研究為重點。三年級以作文指導為研究重點,他們圍繞新課標對中段習作的要求在指導學生習作上狠下了一翻工夫,有情趣性的,有開放式的,也有滲透性的,代表課三年級如帥老師的《照片的故事》,四年級的習作評改為研究重點,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主要在“說”中學改;正面評改多激勵;多種形式促修改:製作學生習作體價表,表中設計了自評,同學評,家長評,老師評等專案,還分列了留心觀察,學會承受,喜歡閱讀,欣賞美文,積累優美詞句,表達組織真實情感等版塊供學生評改,讓每個學生都有優點被別人發現,讓學生喜歡習作,提高習作能力。另外,還有老師專門嘗試利用網路技術,教學生評改也很有成效。這與老師認真學習新課標,領會課標精神是分不開的。五年級結合課標和北師大教材要求,他們研究主題是“在閱讀中學會批註筆記”。做法是:聽專家講課;集體學課標學教材;教學生分析課文;學生動手操作等。

下面,再談談我們平時教學中如何貫徹新課標的。

三.集體備課

要求每個年級的教師集體備課,備課有共同的模式,也要有自己的個性化東西。年級中每個主研究兩個單元,貫徹新課標精神,注重單元整合,還要求備課不僅要備教學思路,還要備課標與教材,備學生,課後要有反思。

四.聽課

組內教師聽校課,還要聽平時課。師徒結對子,不光徒弟聽師傅的課,師傅也要聽徒弟的課,還鼓勵跨學校,跨年級聽課,學習上課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否貫徹課標精神,學校經常出現數學老師聽語文老師的課,語文老師聽音樂、美術老師的課的現象。當然,課後大家會互評,交流,改進教學方法。

以上四點是本期我小語文組在“重讀新課標”活動中具體的做法,做得不夠的請各位專家指正。

語文教育隨筆5

今天學生的情緒很不好,剛剛送走了實習老師,孩子們都很留戀。看著孩子們沒精打采的樣子,我也很壓抑。該如何釋放呢?

上課了,按進度應該上積累與運用四“引號”的用法。以前上這種內容孩子們的興趣都不太濃,更別說今天了。我抖擻抖擻精神,給孩子們出了個腦筋急轉彎。孩子們沒多大反應。我又手舞足蹈地給孩子唱首歌,孩子們有了點反應。正當我洩氣時,下邊傳來孩子們的笑聲。我剛要得意,準備開講,一個學生起來向我告狀:一個叫尹楚涵的學生說髒話罵老師。我簡單瞭解了一下經過,課堂的種子在我心中悄悄萌發。

我故作生氣地走到尹楚涵面前,以威嚴的語氣命令他起來。孩子彷彿犯了大錯戰戰兢兢地起來了。其餘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我們這兒,一個個精神起來了。我轉向全體學生,“只要尹楚涵能把剛才說的話原原本本地寫在黑板上,老師就原諒他,還獎他一分!”學生更來勁了,一個個盯著黑板,看他要寫些什麼。

小傢伙認認真真地在黑板上寫上“我們老師瘋了!”幾個大字。全班同學見了哈哈大笑,剛才的陰霾一掃而光。我抓住時機繼續追問:“這是誰說的話呀?”小傢伙又在前面認認真真地寫上了“尹楚涵說”幾個字。連起來就成了:

“尹楚涵說:‘我們老師瘋了!’”

我繼續發問了:“這句話中的引號起什麼作用?”

孩子們一個個舉起了手,“引用,引用”下邊一陣亂喊。

我舉起手,做了一個收的手勢,孩子們靜了下來,我冷哼了一聲。

“這句話的標點符號用得正確嗎?”

教室裡一片寂然,孩子們納悶了,“沒什麼不對呀?”一個孩子嘟嚷著。

“哦,哦,我知道了,”彭思雨高高舉起了手,“‘瘋’字應該加上引號,因為老師不是真正的瘋了!”

其他孩子翻然醒悟,紛紛表示贊同。小傢伙又上去給“瘋”字添上了引號。

“尹楚涵說:‘我們老師“瘋”了!’”

“不對,不對!”下邊的`同學又叫起來了,尹楚涵暈頭轉向。

轉了幾個來回,還是叫得最凶的“千里馬”幫他解了圍,把瘋的雙引號改成了單引號。同學們立時鼓掌通過。

“有誰能說出這個引號在這裡的用法呢?”

同學們紛紛舉手,有說表否定的,有說表諷刺的,有說重點突出的,把能想到的全說了個遍。

最後我小結了一下,同學們所說的這些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用於特殊含義的詞語!至此,孩子們對引號的用法瞭然於胸,低落的情緒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課後我細細品味了這節課,儘管開始沒有狀態,但結果卻讓人欣喜。只要善於捕捉孩子的興趣點,不難點燃他們的激情,生成精彩課堂!

語文教育隨筆6

教學活動離不開想象。兒童時期是想象力表現最活躍的時期,兒童的想象力是兒童探索活動和創新活動的基礎,一切創新的活動都是從創新的想象開始的。

《黃山奇石》這一課是一篇看圖學文,文字淺顯易懂,書中配有精美的圖畫,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就能輕鬆理解課文。那麼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意識呢?用活教材,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成了我設計這節課的立足點,並且緊緊圍繞朗讀、想象、描述展開,讓學生學得有趣、有味!創造是一種美,異想天開是創造的基礎。沒有想象就永遠也不會有創新。

本節課設計本著不拘泥於教材,在源於教材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教材,巧設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和想象,播下了創新的種子。比如我讓孩子們想象“仙桃石”、“猴子觀海”、“獅子搶球”等奇形怪狀岩石的來歷時,課堂掀起了一個個小高潮,我班劉頡涵想象說:“森林之王老獅子要退休了,想選一個接班人,於是就讓兩隻最強壯,凶猛的年輕獅子來搶球,誰先搶到球誰就是森林之王,兩隻獅子搶了好久好久也分不出勝負,最後筋疲力盡了就變成了石頭”。其他孩子也浮想聯翩。也許孩子們的想象是幼稚的`,不盡人意的,但卻是豐富而又美好的,既有所學知識的運用,又有突破常規的創見,創造的意識得到良好的培養。孩子們邊想邊表演,樂在其中。再加上教師適時的恰當的評價,更帶給他們信心和勇氣。

當然通過這節課也反映出了我的很多不足:沒有充分藉助課件直觀形象的優點讓學生直接的感受,學生資料蒐集得十分有限,課堂上不能廣泛地進行交流,老師自己的普通話還不夠標準,指導學生的朗讀沒注意方法的引導。我想只有通過老師不斷的反思,不斷的改進,才會有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語文教育隨筆7

今天語文課上,我們學習了《學棋》這篇課文,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課文,課剛進行一會。這時候只見班級的“積極分子”孟凡豪同學舉手了,本以為他要回答問題,就讓他站起來,沒想到他冷不丁說:“老師,今天我過生日!”看著孩子興奮的臉上期待著老師的祝賀神情,真不忍心打斷他。二年級的孩子就是這樣天真、可愛。

“今天是你生日啊,老師祝賀你。那我們一起給孟凡豪長生日歌吧!”在我的鼓動下,大家一起高聲唱起“祝你生日快樂……”我想,其實他只是想告訴我,今天是他的生日,僅此而已。

看著小傢伙高興的.笑臉,我們也很高興。我想無論如何也要擠出兩分鐘時間為他慶賀一下。

“同學們,我們只是給孟凡豪唱了生日歌,可是這點祝賀還不足以表達我們的心願,我建議……”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平時伶牙俐齒的小姑娘姜玉珍站起來說:“老師,我們送他禮物吧!”“好啊,可是要送不花錢的禮物就最好了。”我引導著他們朝我設想的方案來說。

“老師,我可以給孟凡豪做賀卡。”

“你的建議真好!我贊成。”我肯定了學生的想法。

“老師,我給他畫幅畫。”小畫家夏康傑說。

“老師,我送他一本書看看”。

大家七嘴八舌,一會五分鐘過去了,我又把孩子們引入中課堂中。孩子們想法是單純的,有意義的,如何抓住教育的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也許我的做法沒有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但是這個小小的舉動保護了一個幼小的心靈,值得慶幸。

語文教育隨筆8

從教近幾年了,對自己所從事的語文教學,,還確實沒有比較系統的發自內心的對自己的語文教學的現狀做過反思。藉著洋思教學這樣的機會,我靜下心來,將這些年的語文教學的點滴,做一個梳理。我相信,這將對我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和引導作用。

忽略了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和提高。

發現對語文學科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語文是基礎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學科,學好語文會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但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遠非如此。學習語文,就是在學習表達能力,其中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長時間地在字、詞、句中轉悠,我們學生的表達能力會有怎樣的提高呢?我曾經每週拿出一節課的`時間閱讀,用這點兒時間閱讀別說萬卷,就是一卷都是難上加難。沒有辦法,閱讀課上我只好要求學生看一些《作文報》、《語文報》之類的報紙和《讀者》之類的雜誌,至於一些名著根本無暇顧及。因為時間的關係加之外界誘惑很多學生很難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因此,我的嘗試常常無疾而終。

忽略了對學生的預習,複習的全程監督和檢測。學習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而我校學生學習的最大特點就是被動的接受,因而老師對他們自主學習的引導就顯得特別困難,一段時間的努力不很見成效,放棄嘗試,回到老路上去,駕輕就熟,我往往就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下,放鬆了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指導和監督。然後,還是“吃力不討好”地灌輸,課堂教學改革的嘗試淺嘗輒止,課後地全程指導和檢測的原有的規定形同虛設。

三忽略了學生本身感受語文的特點和差異。反思我的語文課堂,總是滿足於課堂上幾個活躍分子的反應,依賴於課後跟學生的單獨交流,其實,我早就發現,課堂上的那種交流是任課後怎麼彌補都無法達到的效果。要能讓每一個學生的心在我的語文課堂上都動起來,這該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情啊!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的心真正地動起來,而不致於使學生陷入“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麼也沒有”的窘境呢?

我相信,通過以上反思,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做得更好。

語文教育隨筆9

在長達一個月的“我的夢想課堂”教學大比武中,為了實施課堂均衡,不讓一個孩子在課堂上落下,我專門就孩子參與學習的面進行了長期觀察,並做了詳細記錄分析。

現象:

從學生的參與感官看:

凡是讓學生動手做的教學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讓學生動耳聽的。

舉例:六年級數學《抽屜原理》,在學生自己擺放“4支筆放到3個文具盒”的教學環節時,學生參與面100%,而當全班交流彙報時,學生的參與面就下降到70%左右,30%左右的`學生就不能進入認真傾聽的學習狀態。

凡是讓學生動口讀的教學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讓學生動腦想的。

舉例: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凡是讓學生自己反覆朗讀的地方學生都能大聲朗讀,參與面100%,而讓學生思考“為什麼說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什麼意思”等問題時,學生的參與面就明顯下降。

從教師的專業情感看:

凡是教師投入情感多的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教師情感投入低的。

舉例:兩個老師,同樣上一年級語文《四個太陽》,一個老師上課激情奔放,始終以自己的情感場吸引同學們,學生的參與面始終在90%以上。而另外一個老師,上課冷漠無熱情,講述得只是乾巴的知識點,學生無情趣,學生參與面只在50%左右。

凡是教師創設情景妙的環節學生參與面明顯高於教師不創設情景的。

語文教育隨筆10

xx畫講究意境之美。大畫家吳道子說:“意造景生。”那種“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意境,以無盡的詩情使觀畫者產生無盡的美好遐想,成了xx畫的一絕。所以,xx畫的構圖,汲取了太極圖之靈韻,用s線將畫面分割,大膽留白而絕不填鴨。有時欣賞一幅畫,那大塊的留白總能使人遐想不斷:這裡似有一葉扁舟雲中去,那裡似有飛流瀑布天上來;高處似起農舍炊xx,遠處似聽風中林濤……觀畫者在觀畫,也在創作,是觀者和畫者在共同創造畫作的美。所以畫界有論:“露而不藏便淺薄……愈藏而(境界)愈大,愈露而愈小。”可見,“留白”是何等重要。

xx畫有“留白”說,xx戲曲有“虛擬”說,吟詩作文有“懸念”說,目的都是給觀眾和讀者留點遐想和創造的空間。由此我想到了語文教學,語文教學也講教學藝術,我們的語文老師是不是也應該學習這種“留白”的藝術,給學生多留點想象的餘地和創造的空間?用現在的時髦話講,更多地讓學生去與文字對話,與作者對話,從而讀出自我。

語文課上,我們總習慣從字詞句篇到語修邏文,從情節結構線索到人物環境主題,給學生講解的十分具體,分析的十分透徹,甚至編出若干習題,一遍又一遍地訓練,硬把作品壓榨成流汁灌給學生。我常想,一篇篇美文佳作,與其由他人剖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之露,還不如讓讀者自己去感受那“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之美,尤其是讀文學作品,美的感受是不能統一的,任何“實”講都代替不了作品的神韻。所以有時xxxx苦苦整出一個實化的課件,反而使作品失去了美的價值,一目而瞭然:啊,原來不過如此。我站在實實在在的岳陽樓上,總也感受不到“銜遠山,吞長xx”的氣勢,更無“漁歌互答,此樂何極”之樂。我遊了桃花源,硬是尋不見“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加上沿途小販不停的叫賣聲擾耳,一點身居“世外”的`感覺都沒有,我直呼上當,發誓再也不去桃花源。但我明白,作者並沒有弄假。常言道,風景美如畫,無疑畫比景美。又言道,畫出詩意,自然說的是詩意比畫更有神韻,景隨情生,無情則無景,你不走進陶淵明,自然尋不見世外桃園,這隻能自己讀作品去品味,哪能由他人硬拽去的道理。所以,文學作品總是留給讀者許多想象和創造的空間。

茅盾先生曾以“蛙聲十里出山泉”為題請白石老人為畫,老人只在畫紙上點了幾隻小蝌蚪於兩石激流中奔遊,留出大塊供遐想的空白,使人彷彿聽到十里之外的蛙聲一片。這是“留白”的經典。語文老師不妨學學xx畫的“留白”藝術,不要堵塞了學生再創造的思路。

少著墨,多留白,語文教學一定“意造景生”,變得妙不可言。

語文教育隨筆11

孩子們喜歡古詩,更酷愛詩歌。這不,聽說明天學習詩歌《延安,我把你追尋》,孩子們可來了興致。課下或上網查閱革命聖地延安的資料,或剪輯反映延安現代生活的圖片,或蒐集詩人祁念曾的著作。

上課伊始,看到孩子們個個胸有成竹,我突發其想: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既然孩子們已充分預習了課文,我何不大膽放手,讓他們在課堂上自主學習這首詩歌呢?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孩子們熱情高漲,爭論得面紅耳赤,下一環節該各組代表彙報學習成果了。

班長齊強捷足先登,他手捧一疊圖片,熟練地開啟多媒體,井然有序地在臺前展示──這是延安的革命舊址──南泥灣,1932年2月──

“老師,我剪輯了反映延安現代生活的圖片”,號稱“小巧手”的田風雷早已急不可待,他手握一張“延安新景觀”的剪貼報,興沖沖地跑向講臺,滔滔不絕地向同學們彙報:“瞧,現代的延安已舊貌換新顏,經濟繁榮,環境優美,既有革命聖地的特色,又有現代文明城市的特點──”

看到男同學爭先恐後地發言,女生也毫不示弱:“老師,我查到了祁念曾伯伯的資料。”大文豪柳佳瑋激動地說,“祁念曾伯伯現為深圳的一名高階編輯,《延安,我把你追尋》是他八年前的一首新體詩,我從網上下載了這首詩的創作回眸──”

“老師,我說”“老師,我說”

看著臺上孩子們充滿自信的眼神,靜靜聆聽孩子們口若懸河的發言,我欣喜萬分,因為放手,我聽到了花兒競相開放的聲音,因為放手,我看到了課堂上最精彩的一幕。“一切為了孩子的需要”新課標的理念要求我們教師要關注孩子的需要,研究孩子的'需要,讓課標去適應學生,讓教學去適應學生,這樣的課不正是孩子們最需要的嗎?“孩子,你不是老師,卻勝似老師”我動情地在黑板上寫下這幾個字,激情飛揚地說道:“同學們,多少年過去了,黨中央在延安的時代雖然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遠去了,但在延安這塊黃土地上,延安精神卻不因時空限制而過失,今日的延安已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作者追尋延安,更追尋延安精神,讓我們有感情地來朗讀這首詩歌。

伴著悠揚的樂曲,孩子們讀得那麼優美,那麼動情。

鈴聲響了,孩子們意猶未盡,依然沉浸在詩歌的王國裡,正當我為這堂課的大膽放手而興奮不已時,“老師,我想為這首詩歌設計一份特別的作業,行嗎”一向愛發言的馬巾如急切的喊聲打斷了我的思緒。

“不妨說說看,作業怎麼特別?

“黨中央在延安戰鬥了十三個春秋,我們也在母校度過了六年的國小時光,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國小畢業,離開美麗如畫的校園,老師,何不讓我們以母校為題創作一首詩歌呢?”

延安──母校

一石又起千層浪

下午,課代表匆匆帶來了孩子們的傑作,有單獨完成的,有小組合作的,《母校,與你分別的時刻》《永別了,母校》《致母校》──呵,就連詩歌的名字也令我刮目相看,住校的張書兵、馬巾如等幾名孩子合作的《母校,我把你追尋》這樣寫道:

像雨後蓬勃萌發的小草

在追尋陽光的普照

像剛剛展翅飛翔的小鳥

在追尋母親的懷抱

追尋你,朝夕相處的夥伴

追尋你,無私奉獻的老師

追尋你,操場上英姿颯爽的身影

追尋你,校園裡琅琅的書聲

一排排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一件件教學儀器飛速安裝

我們將永遠告別嶄新的校園

卻忘不了開拓創新奮發圖強

啊母校

如果你是廣袤的大地

我就是一隻放飛的風箏

不論飛得多遠

與您總有一線相牽

啊母校

如果您是明媚的春天

我就是一隻翩翩起舞的燕子

不論飛到那裡

冬去春來

總要飛回我的家園

讀者孩子們那略帶稚氣的詩句。尚未平靜的心又一次跌宕起伏,因為放手,我又一次聆聽了花兒拔節時動聽的聲音,因為放手,我又一次走進孩子們創作的詩歌樂園,沐詩路校園,看童心閃閃。

課堂是什麼?課堂應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探究合作的陣地。放手是一種對孩子獨立生命的尊重。“給我一次機會,還你一個奇蹟”這是盧勤老師《寫給年輕媽媽》中的一句話。親愛的同行們,放手學生吧,相信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將還你一個奇蹟!

語文教育隨筆12

1國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狀

我國的義務教育中明確指出了,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情感品德的形成,提高學生的價值觀以及審美觀,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要重視情感教育。但是在國中教育階段的學生正處於轉折期,相對來說,身心發展比較迅速,所以作為國中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要將這一情感因素是否可以平衡掌握,是國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關鍵所在。目前情感教育在國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缺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缺少情感教育的層次性。由於國中階段的學生青春期的原因,不管是在身心還是情感變化中都非常的迅速,所以在進行教學目標的制訂時,一定要緊跟發展步伐制定深層次地、符合的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其次是將國中語文中的情感教育與德育教育常常混為一起,忽略了學生的情感表達,演變成了一味的德育灌輸;最後是在國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運用的較為混亂,教師對於學生的言行過分地給予各種肯定,沒有進行正確的指引,反而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原本的語文課堂應當是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課堂,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的發揮,盡情地進行情感的釋放,所以國中語文教學課堂中如果缺少了情感教育,就好像樹葉沒有了營養,變成了枯枝一樣,沒有任何的生命力可言。

2國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措施

2、1完善人才選拔方式

現如今的國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已經融入了情感教育,但是沒有得到充分的注重,這與不完善的評價體系以及人才選拔體系有著更為直接的聯絡。基於現有的人才選拔體系以及情感評價體系的基礎下,衡量國中教學標準的依然是升學率,所以學生的考試分數與老師的工資、名譽以及未來的發展空間有著更為直接的關係,所以一般老師都會採用更為直接和理性的教育方法,應試教育,所以如果想要更為實際的融入情感教育,就要進行更為完善的人才選拔體系以及情感評價體系的建立。

2、2教材內容的把握

語言教材中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各種人文精神,作為國中語文教師如何將課文中的情感進行深入的挖掘,指引學生去領會和理解文中的含義,顯得尤其重要。語文教學中最重要是讓學生去理解每句話中的含義,讓學生感覺到的是活靈活現的情感話面,所以就要求教師全面理解和掌握課文教材的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的教材剖析,竭盡全力使課文中的內容進行情景再現,這樣才可以使學生深入理解字裡行間的含義。

2、3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進行國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多方面的進行教學,刺激學生的視覺、感覺……,使學生產生一種更為直接的學習狀態中。由於國中生處於一種比較感性的時期,如果從多方面進行各種各種的情感刺激,可以加深學生對新知的記憶力。可以利用“聽、看、演”等刺激學生的視覺,感覺。通過將文字進行有情感的朗讀,使學生切身感受到內容的形象,理解作者的用心所在,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多媒體視訊的觀看或者是實際物體的觀察,有效衝擊了學生的感官系統以及視覺系統,使學生深入體會到情感的所在;還可以利用角色的扮演,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其中角色,通過對人物的扮演,使學生親身感受到人物的背景以及各種生活的經歷。利用這種情景再現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力,加深學生理解課文所表達的各種情感內容,激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目的性。

2、4在社會實踐中進行情感教育

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實踐與教學結合到一起,起到相輔相成,開拓語文教學的思考範圍,增加語文教學的活力,不能侷限於教室中的語文教學,應當走向社會實踐中;在進行課堂知識的傳授過程中,也不能僅限於教師自身的知識,應當拓寬範圍,囊括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各種活動過程中各種形式。應當讓學生了解到語文源於生活,生活中存在語文。如果語文教育離開了實際的生活,將是毫無樂趣可言的。比如說在講《春》一課時,不僅可以利用朗讀、畫畫等方式使學生感受到春天的`到來,還可以帶領學生到戶外去感受春天,享受春天下的陽光。還讓學生參加到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來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

2、5注重挖掘學生自身的情感素質

學生作為情感教育的主體地位,所以如果想要更好地實施情感教育,就一定要注重挖掘學生的情感素質。首先,教學過程中,教師採用各種教學手段全面挖掘學生自身的情感素質,與學生之間達成共鳴,使學生產生一種身如其中的感覺;其次,在進行語文課的朗讀中,一定要將情感全部釋放出來,進行有情感的朗讀,在重視學生朗讀的訓練;最後,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角色的扮演,使學生可以從不同方面和角度去理解課文中的人物,加深課文內容的理解力和記憶力。例如《雷雨》一課時,主人公周樸園不僅表現出了父親的權威性,與此同進還體現出了對兒子的仁慈性,同時他又是一名可以為了利益進行剝削工人的資本家等等。只有這種多重的人物性格進行深入細緻的挖掘,進行多方面人物情感的考慮,最終達到情感教育的教學目的。基於我國國中語文教學的現狀以及社會人文發展都決定了必須要在國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情感教育,只有將情感教育與實際教學內容有效融入到一起,才可以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雖然情感教育已在我國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是隨著情感教育的深入化,相信在不久未來國中語文情感教育一定會取得更好的發展,達到情感教育實施的真正目的。

語文教育隨筆13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那麼教師在課堂上該怎樣組織好學生,使其在教師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學習呢?以下是我對一年級組織課堂教學的幾點想法和做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後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遊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豔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遊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等這些環節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而且可以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一些小活動是最好的,能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可以運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組織教學。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具體做法是:教師說“1、2、3”,學生馬上作出回答“請坐端”師:“1、2”生:“安靜”、“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編兒歌激發學生興趣、組織教學。如:“上課鈴聲響,安靜等待老師進課堂。”(教育學生不要大聲喧譁);“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 “耳朵耳朵看哪裡?耳朵耳朵在聽講。”課程進行一半時可以活動一下如:……“點一點,搖一搖,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對“笑一笑,哈哈哈”特別感興趣,當說“坐會好”時,都坐得很好了。教師和學生一唱一和對兒歌,既簡單,又很有節奏感。使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走神的機會。我們要認識到在一年級課堂裡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抓好紀律的關鍵。你要求學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須事先讓他們清楚。然後,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麼,怎麼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麼放,都要說清楚。一開始的細緻對以後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三、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於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裡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說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說:“哪個小朋友願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說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說“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這時可以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 總之,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現針對如何提高一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談一點體會僅供參考。

最後要強調的是,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教師要吃透教材內容,瞭解教學大綱,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教學過程中,要保持學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緊湊性,要注意教師口語表達的藝術性。每上完一個單元都要對該單元進行一次檢測,及時瞭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彌補。對學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從不自覺學習轉變到自覺學習上來,學生學習才能有所進步,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總之一句話:愛心+耐心+細心

當一名好啟蒙老師不簡單呀!

語文教育隨筆14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當年上學時的情景: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天,恨不能第一時間領到語文課本,然後迫不及待地翻看課文。等到大致瀏覽一遍後,就再也對語文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興趣了。

現在,作為一個研究語文教育的工作者,面對女兒的一道會考複習題,我曾經是那樣的無奈。這是一道現代文閱讀理解題,要求學生讀完文章後回答後面給出的問題,其中有一道題要求學生把文章中某一處人物空缺的語言根據語境自己描述出來。我原以為這道題出得很靈活,答案只要合乎語境、表述準確就行了。可女兒再三強調,老師說不是人物的原話就不給分。眾所周知,閱讀理解所選的文章可能是經典名篇,也可能是大家都沒接觸過的短小時文,而對於後者,又怎麼可能在沒有看過原文的情況下一字不落地把主人公的原話寫全呢?我對女兒說,這種考題純粹是想把你們考倒,你不會標準答案是正常的。

這就是讓人哭笑不得的語文題。為什麼我們的語文教育即使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也會遭遇此種尷尬呢?有人說是因為教材的選文與編排缺乏歷史感和人文關懷,課前的背景材料與課後的練習設計更是缺乏思維的深刻性與靈活性;有人認為即使有時編寫者考慮到了,但某些教師由於意識不到編寫者的理念和意圖或欠缺駕馭課堂的能力,以至於仍然依據“通讀課文──劃分段落──歸納段意──總結中心思想──歸納寫作特點”的老辦法進行教學,往往讓教材的設計形同虛設。還有觀點認為,我國的語文教材一向是古今中外的文章蜻蜓點水般地摘取,力求“大而全”,因而呈現在讀者面前的語文教材只能是片段式的文學或文化碎片。再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任意肢解,最終有價值的東西都給過濾掉了。

語文屬於人文學科,富含人文因素。因此,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教育必須以人為本,進行語言、文學、文化素養等方面的關照,而以人為本又是指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其中思維能力是其發展的核心。

在與留學美國繼續高中學業的同學交流後,女兒發出了由衷的感慨:美國的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中國的中學教育簡直是用做題和考試進行淘汰賽。也就是說,我國的基礎教育純粹是為大學選拔人才,而不是為培養人才服務的。正因如此,同樣是一個人的教育問題,在某些方面中國要比美國晚12年。因為錯過了教育發展的最佳時期,這就怪不得中國到現在也產生不了諾貝爾獎得主了。

通過交流,女兒還進一步發現:實際上美國學生每天大約也有3個小時的作業時間,但他們的作業非常靈活機動。老師給出題目,學生可以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然後自己思考、查資料。這樣的作業會使學生感覺輕鬆愉快,並且更有興趣學習,而速度快的學生就能夠贏得更多的業餘時間發展自己的特長。至於中國學生,只能悶頭做老師統一佈置的作業。老師是研究中、大學聯考的專家,你不跟著老師走,到時考不好誰也擔當不起。至於向來把老師奉若神明的家長,誰敢拿孩子的未來開玩笑?就這樣,即使有點想法的孩子最終也在教師和家長的雙重管制下,變得只知道一味做題、應付考試。至此,除了名牌大學的光環效應外,就再也談不上興趣驅動了。

比較而言,美國的語文教育更注重人文關懷。美國語文教材非常注重彰顯本民族獨有的`人文內涵,有些教材選編的課文甚至以美國曆史發展為線索,並摘要其不同時期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及代表意義的文學、文化成果,學生能夠通過聽說讀寫的語言訓練受到薰陶。

另外,美國的中學語文教育非常注重學生的思維發展與創新,而不僅僅侷限於讓學生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主旨。因此,課後的練習設計常常把學生置於時代背景以及作者身處的環境中,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全方位啟發學生的多元化思維與獨特體驗。同時,課後練習中充滿趣味性與現實性的習題又是觸動學生學習樂趣的有效方法,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是快樂和成長,而不是沉重的負擔。

語文教育隨筆15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我以為,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地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以下基本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1、對於國小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衝:

一、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

二、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

三、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

四、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普通話習慣;

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

六、好問的習慣;

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

八、規範、整潔寫字的習慣。

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說,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必須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須規範、整潔地寫字。必須經常主動習字。

2、即具有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習語言文字的激情。我認為,某種意義上說,語文是一種活態的,有生命的現象。更贊同一種觀點,語文課堂要成為生命成長的課堂。因此,離開了學生的感情——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感情,語文課是無法上的,至少是無法上好的。尤其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需要學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這樣才有利於語文課程目標三個維度的落實。也就是說。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必須進入“角色”,我們常說的:不動感情不讀書;拒絕偽讀等等,其實就是講的這個道理。這方面,需要引導,需要薰陶,需要結合習慣養成教育來培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讓孩子同語言文字傷了感情。這一點並非危言聳聽,這種可能隨時都可能發生,如: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反感;機械重複的抄寫;教師對學困生的歧視等等,都可能導致這種後果。很好理解,試想,如果學生看了課表,某節課是語文,眉頭都是皺的,語文課還怎麼上?筆者在長期的國小語文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學生對語文的情,來自於趣,要讓學生對語言文字有興趣,對美好生活充滿熱愛和嚮往。一旦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感情自然也就產生了。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慾有了,主動性強了,對老師的嚴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並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教學效果自然好。最關鍵的一點,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愛,對語文學習的激情,都來源於教師對學生的愛。有種提法,筆者很贊成:用讓大愛溫暖課堂!

3、會讀書,即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

一、學生要會朗讀,要動情地讀書;

二、學生要會默讀,要能做到默讀中注意力集中,不動指、不動脣、不回視,抓住主要內容等;

三、學生要學會快速讀和略讀、瀏覽。

四、學生要學會在讀中思考、質疑、解疑,學會在讀中圈點、批畫。會讀書,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數量的字詞。還有課外閱讀量的達到。這些,就應當說是個死任務了。當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與此同時,還要讓學生在讀書中學會說話,學會寫,學會交際。即具有一定的表達,交際能力,要求達到不同標尺下的.能說、能寫和與人交際的的標準。

某種意義上說,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虛與實的關係。但務虛還要務實!即必須給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為他們現在的發展,也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換句話說,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對立統一的,萬萬不可割裂開來。應當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受到人文薰陶和關懷的同時,通過各種各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來學習語文知識,習得基本技能,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發展。一味突出工具性,就走上了老路;一味突出人文性,則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也是違背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因此,要萬變不離其宗:為學生的發展著想、著眼。